查看原文
其他

甬江理工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小镇大学缘何成为最顶尖名校?

忆库 记忆弹窗 2022-03-28

点击名片 · 关注我们


浙江宁波投资400多亿元建设东方理工大学的消息轰动一时,但近日,这所筹建中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突生波折,由于政策原因,该校无法使用“东方理工大学”这个校名,可能将使用“甬江理工大学”校名。在当地问政论坛上,一些宁波市民发帖,强烈反对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命名为甬江理工大学,认为此校名不够大气,没有名校范儿。学校还没办,网友便断言:仅这个校名已经输了……




那么大学的校名有这么重要吗?名校一定要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吗?我们不妨到世界范围去看一看,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名都有哪些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高度发达,不仅数量庞大,高达3000余所;而且名校云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中有一半在美国。但看看美国名牌大学的校名,你会发现其用词似乎并不耀眼,甚至乏善可陈。


哈佛大学不过是以其建校之初的捐助者的名字命名的,常青藤大学中的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亦是如此。


而其他名校一般也只是以校园所在地的地名命名。在全美大学排行榜上经常超过哈佛位列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是以校园所在地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普林斯顿的名字命名的。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大学本科的母校、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附近的著名学府乔治城大学也是以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美丽小镇——乔治镇的名字命名的。普林斯顿、乔治城这样的小镇大学,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这样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无论名声和实力都远远高于以所在州州名命名的众多公立大学。可见名校的品牌价值与校名中地名的行政级别没有任何关系。


地处小城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遍布森林、花园和湖泊


再看看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校名直译为: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中国人在翻译时把自己的一分敬意人为地加进了中文译名,这就像德国“宝马”,其公司BMW直译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一样。在中国人眼中,“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这个名字大概只配给一个三本学校用吧。很多人会把麻省理工学院与麻省大学混同,事实上,这是两所完全不同的大学。名头更大的麻省大学即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是马萨诸塞州的一所公立大学,实力远逊于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校徽


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直译为罗德岛设计学校,school连college都不如,但这并不妨碍RISD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公认的著名艺术设计大学。


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都是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创办的,哈佛大学(1636年)比美国建国还早140年,因而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之说。其他几所早期大学包括威廉和玛丽学院(1693年)、耶鲁大学(1701年)、普林斯顿大学(1746年)、哥伦比亚大学(175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1755年)、布朗大学(1764年)、达特茅斯学院(1769年)等,今天都是国际一流大学。这些大学建立之初,规模都不大,因而都以“学院”冠名,如哈佛大学创办时叫剑桥学院(后改为哈佛学院),耶鲁大学起初叫耶鲁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起初叫新泽西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起初叫国王学院等等。随着学校的发展,这些学校都从最初单纯培养牧师的小学校发展成了为殖民地培养律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等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纷纷脱离教会控制,逐渐发展壮大。随着规模和实力的扩大,这些最初的学院逐渐更名为大学,这种更名是与学校性质的变化紧密相关的,并不是单纯图“大学”之名。其中,威廉和玛丽学院、达特茅斯学院至今仍保留着建校之初的校名,历经二三百年发展,从未将校名“升格”为大学。他们认为威廉和玛丽学院、达特茅斯学院之校名是其历史传统的一部分,是其学校品牌价值和个性特色的鲜明体现,不能轻易割舍。


美国名牌大学的校名如此朴实无华,是不是由于美国政府限制一些高大上名词的使用呢?比如在中国,“中国”字头、“大学”称谓可不是随便什么机构都可以使用的,必须得到教育部甚至更高层的批准。非也,美国高等教育高度自治,早在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就奠定了政府和大学之间的法律关系,该法案将教育的权力划分到州政府,联邦政府不仅无权办学,而且无权干涉任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而公立大学也只是接受本州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州政府虽然负责给公立大学拨款,却无权插手由学校董事会负责的内部管理事务。因此,学校取任何一个名字,美国各级政府都无权干涉。


美国独立之后,由于政府对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学院进行了一些资助,一些政府就打算把这些学院“收编”为公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所在地新罕布什尔州的政府就打算把达特茅斯学院改为公立的达特茅斯大学,州议会为此通过了相关法律,但遭到校方的强烈反对,学院和政府对簿公堂,这个案子最终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于1819年作出裁决,认定达特茅斯学院是一所私立学校,州政府无权干涉其办学权利。这一著名判例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一是赋予私人文化教育机构以“稳定性和不可侵犯性”,结束了一些州政府对私立大学的控制;二是正式确立了美国大学公立和私立的划分。


美国没有国立大学、没有全国重点大学,更没有什么教育部直属大学。美国联邦教育部1979年方才成立,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通过宏观规划和管理来促进美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并通过重大科研项目的资助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促进国家重大科研和基础项目的研究开发。


事实上,美国大学的设立采取的是注册制,无需政府审批,任何人都可以办大学,可以取任何名字的校名。什么美国大学、世界大学、太平洋、大西洋、东方、西方、国际、全球、甚至宇宙……叫什么都可以,一切都是自由的。但你成立的这个大学能不能招到学生,能不能收到学费,能不能获得社会资助,也就是能不能生存下去,获得社会认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的。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美国高等教育竞争异常激烈,一所大学不苦心经营几十年是难以立足的,一般的名校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艰辛历程才获得了今天的实力和声望,令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和最聪明的学生趋之若鹜,并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和各类资源投入教学科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监管环境的自由并没有导致管理的无序,反而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美国,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所有大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是非盈利性质的,必须符合和遵守非盈利组织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充分和自由的竞争环境则促成了优胜劣汰,而成熟和良好的法治环境又保障了竞争的公平和有序,这就是“无为而治”的效果。


美国名校的名字虽然非常质朴,但其品牌价值却价值连城,这反映了其创办者和后续管理者不图虚名、脚踏实地的办学精神,名校的“名”不是靠高大上的名字、显赫的挂靠机构、特殊的地理位置去定义的,而是靠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现代教育理念,靠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师资水平、校友成就、对社会的贡献等内涵式发展成就获得的。徒有虚名是经不住市场和历史考验的。


美国也确实有一些名头很大的大学,比如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美利坚大学(America University,也有译作美国大学)。这是一所教学科研质量均属上乘的优秀大学,但在名校如云的美国,其排名只在第79名的位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22年排名)。国字头的名号、位于首都的地理位置并未使它比哈佛、耶鲁更有优越感。


由此想到中国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多么令人骄傲的名字。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一听名字就知道它们是中国各个行业领域里最好的大学,这无疑是行政权力赋予的先天优势。在上世纪末的大学合并潮、更名潮中,不少大学通过合并其他学校扩大规模,不少学院升格为所谓大学,或换上更加响亮的名头。最成功的当属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升格为“中国”、“广播”升格为“传媒”、“学院”升格为“大学”,可谓全方位提升。其实,按照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逻辑,如果“北广”真有实力,即便称作定福庄大学,也完全可以成长为国际一流学府。


清华大学第十任校长梅贻琦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第十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在1931年就一语道出了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国际一流大学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大学的发展最为可贵的是其教育理念、治学精神、办学特色和师资实力,而不是校名、规模、大楼和其他人造光环。


往期推荐:

北京玉河在哪?玉河边的这座大杂院曾经住过谁?美国汉学研究因何繁盛?(上)

往期推荐:

是何原因造成中文图书一度价格暴涨,究竟什么人如此痴迷中国文化?美国汉学研究因何繁盛?(下)


在记忆碎片中找寻与世界的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