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起暴力,他们更害怕孤独

常剑心 非虚构时间
2024-09-20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近日,一则“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河北邯郸市肥乡区的3名初中生将一名同班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废弃的蔬菜大棚内。案件的详细情况还在调查中,媒体已披露了一些细节:受害人很可能遭受了霸凌;嫌疑人与被害人均是留守儿童。


曾埋着受害者遗体的废弃蔬菜大棚。新京报记者 李英强 摄


被害者与施害者均未成年;杀人手段极其残忍;被害者与施害者熟识;被害者与施害者都缺少家庭的关爱。这几点都令人联想到2015年发生在日本的“川崎市初一男生被杀事件”。


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小说家石井光太在《43次杀意》中详细记述了川崎案的来龙去脉,对案件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日)石井光太 著,孙逢明 译


文 | 常剑心


2015年2月20日清晨,寒风刺骨。日本川崎市多摩川的堤岸边,人们发现了上村辽太的遗体。年仅13岁的辽太全身赤裸,身上有多达43处刀伤。


辽太的失血量超过1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在彻底失去知觉前,他艰难地爬行了23.5米,试图到公路上求助,但终究没有力气爬上堤坝。



警方不久便逮捕了犯罪嫌疑人,3人均未成年。3名少年本是与辽太一起消磨时间的伙伴。辽太的父母离异之后,他跟随母亲和兄弟姐妹搬到了新城市,却难以适应新生活。3名嫌疑人也各有各的家庭问题。辽太在游戏厅结识嫌疑人后,经常玩在一起。


令人惊讶的是,辽太曾被嫌疑人之一的虎男打得面目全非,之后却仍主动参与小团体的活动。


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失去容身之处,转而向外部世界寻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们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圈子,想要填补彼此心中的空洞,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做些坏事——抽烟、打架、小偷小摸。


作者石井光太发出疑问:随处可见的家庭的问题,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烦恼,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社交圈,为什么会发展成凄惨的杀人事件?


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小说家石井光太



初闻发生在川崎市的这宗少年被杀案,人们可能会将凶手想像成嗜血的怪物。然而,通过石井光太对案件的还原,读者会惊讶地发现,凶手缺乏同理心,但更缺乏常识和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力。


凶手和被害少年并没有深仇大恨,无端的杀意和残忍的折磨源自无知和怯懦。以常识无法理解的动机虐杀同龄玩伴,不仅令人愤怒,更令人感到荒谬。


在令人震惊的荒谬背后,案件反映的社会问题极具典型性:被害者和施害者都是缺少家庭关爱的未成年人,他们在经历相似的同龄人中寻找慰籍,彼此却很难形成平等的关系。


与人建立信任关系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而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缺失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这种能力,于是原始的、以强凌弱的关系在小团体中滋生。


令人不安的是,被欺凌者往往无法果断地脱离小团体,因为比起暴力,他们更害怕孤独。就如川崎案中的被害少年,明知凶手有暴力倾向,却没有及时抽身。在孤独无依中度过童年的人,很容易在此案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怪乎案件引起剧烈的反响,前往案发地悼念死者的人数以万计。


摆满鲜花和供品的多摩川河岸


可以说,川崎案是在非极端背景中孕育出的极端案例。


石井光太对凶手和被害人成长过程进行了深入取材和细致梳理,既呈现了案件的全貌,更触及了尖锐普遍的社会问题,激发人们思考一个普通而又长新的话题,就是在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上,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并且怎样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遭3名同学杀害的初中生”家属:找到一人问线索时他正躺床上打游戏》: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89838

《马上评丨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小恶魔”是如何炼成的?》: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91580










一个小时,43刀。

一个无端的杀意,三个怯懦又残忍的凶手

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提名


《43次杀意》

[日]石井光太 著,孙逢明 译

ISBN:978753279431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3月 


内容简介

随处可见的家庭的问题,
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烦恼,
随处可见的孩子的社交圈,
为什么会发展成凄惨的杀人事件?

2015年2月20日清晨,寒风刺骨。日本川崎市多摩川的堤岸边,人们发现了上村辽太的遗体。年仅13岁的辽太全身赤裸,身上有多达43处刀伤。
辽太的失血量超过1升——相当于全身血液的三分之一,在彻底失去知觉前,他艰难地爬行了23.5米,试图到公路上求助,但终究没有力气爬上堤坝。
警方不久便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三人均未成年。
三名少年本是与辽太一起消磨时间的伙伴。父母离异之后,辽太跟随母亲和兄弟姐妹搬到了新城市,却难以适应新生活。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里失去容身之处,转而向外部世界寻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他们遇到了和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圈子,想要填补彼此心中的空洞,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做些坏事——抽烟、打架、小偷小摸。
但究竟是在什么时刻,少年们的心中生出了杀人的念头?


作者简介

石井光太,1977年出生于东京。日本著名非虚构作家、小说家。关注日本国内贫困、灾害、案件等相关话题,著有《神遗弃的裸体》《绝对贫困》《遗体》《流浪儿1945— 》《宣布感染》《乞讨的佛陀》《洒落在亚洲的眼泪》《恶魔之家》等。
2021年获新潮纪实奖,两次入围纪伊国书屋年度最佳图书前30名,获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日本散文家俱乐部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等多项大奖提名。

延伸阅读

译文纪实系列书目 | 2013-2022

欺凌自杀,来自12个孩子父母的证言

校园欺凌与教师和家长
刷着《黑暗荣耀》看《欺凌自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史上最恶劣的杀人教师”,他真的作恶了吗?现实版“狩猎”故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废墟狗”为好友
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



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 戳“阅读原文”·进入“译文纪实”专题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非虚构时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