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大师】过于讲逻辑的人可能读不懂他…….

王涛 MOOC 2022-08-02

【总第90期】


过于讲逻辑的人可能读不懂他…….  

 

春潮涌动,宜读诗助兴。读谁的呢?翻看日历,发现明天还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的诞辰纪念日呢!我真的早就应该写点什么向他致敬,毕竟很早就知晓他的名字、多次重读过他的作品,受益匪浅。然而我又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我欣赏乃至受益于他的,竟不是他成就最突出的诗而是散文,不是他的晦暗颓废而是他的激越澄明,就像说欣赏一位芭蕾舞蹈艺术家的踢踏舞、爱吃一位西餐名厨炮制的臭豆腐,你信么?然而这是真的。



最早关注波德莱尔是通过我非常喜欢的几位作家,如法国诗人马拉美、兰波等。兰波尊波德莱尔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就对法国国内以及世界的影响而论,波德莱尔甚至被称为是法国最伟大的诗人。如我特别喜欢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就深受波德莱尔的影响,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自传性小说中称“(某些人的)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波德莱尔留下的诗集,实际上只有一本不足两厘米厚的《恶之花》,却开创了诗歌的一个新时代。他的诗歌被译成世界各国的语言,而且被人不断重新翻译。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界,如德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著有《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著有《波德莱尔》,等等。



《恶之花》被称为是波德莱尔独辟蹊径的大胆创新之作,在法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第一次大规模地将城市生活引入诗歌王国,并且聚焦城市的丑恶与人性的阴暗面,即“审丑”,表现“否定性人生体验”:忧郁、无聊、悔恨、烦恼、痛苦堆积的现实,众生溃疡心灵的阴暗与病态,以及艺术的堕落和情欲的污秽。正如波德莱尔自己坦承的那样,他要深入人的最卑劣的情欲中去,大胆地采撷几朵“恶之花”,呈现给世人。不难想象,这样的《恶之花》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会引起什么样的震动。初版发行之初即引起巨大争议,保守的法国司法部以“触犯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的名义罚款300法郎,并强制删除其中六首“淫秽诗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很多艺术家却给予《恶之花》以极高赞美。如福楼拜赞《恶之花》“光辉耀眼,犹如星辰”,高尔基则称赞波德莱尔“生活在邪恶中而热爱着善良”。《恶之花》以恶为美的思想观念还为波德莱尔带来了“恶魔诗人”、“坟墓诗人”的称号。



综合以上评价,我对他当然是直接路转粉了啊!最早读的是这本小册子。



不过读后的感觉有点懵。我承认他的诗音韵优美,辞藻生动鲜丽,而且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如《交感》中诗人形象地描述了人身各个器官之间的可以互相转换的关系。但是,对于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如他笔下那个真实的、肮脏和华美共存的巴黎,酷烈得足以击散忧愁、“让大脑和蜂房都灌满蜜糖”的太阳,贫贱而美丽的红发女乞……却几乎没有产生内心的共鸣;所有那些诉诸感官的描述,似乎还让我的感觉封闭,甚至不适,急于逃离那压抑、颓废、腐败的氛围。



后来又去读他更多的作品,感觉仍是如此。反倒是他另一些少有人赞美的既富有想象力又抽象的表述,让我激动着迷。如:

 

对爱上地图和版画的孩子来说,

宇宙和他广大的食欲等同。

啊!在灯火的光亮中世界多么广阔!

 

我们行驶,跟随着波浪的律动,

摇晃着我们的无限在大海的有限之上。

 

惊人的旅行者啊!……

给我们展示你们富裕记忆的珍宝匣,

这些卓绝的珠宝,以星辰和以太打造。

 

太阳的荣耀在紫罗兰的海上飞行,

诸城的荣耀在沉落的太阳之中,

它们在我们心中点亮一种不安的热情,

想要投身泛着诱人反光的天空。

 

只要这火还灼着头脑,我们必深入渊底;地狱天堂又何妨?到未知世界之地去发现新奇!


读他的散文集《巴黎的忧郁》,则分分钟有被醍醐灌顶的感觉。他打造的这种诗意散文,虽然没有节奏和韵脚,却富有音乐性,且相当灵活,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例如,这些段落:


太阳已经千万次地光辉四射或暗淡无光地从这空阔的、一望无际的大海里升起,也已经千万次地光辉四射或暗淡无光地坠入这空阔的、一望无际的黑夜里。


一切庸俗的情感,就像我脚下山谷中的云雾一样,离我远远地飘开去了;我的心如此纯洁、宽阔,就如同这庇护我们的苍穹;一切尘世间的记忆在我脑海中都愈加显得模糊渺小,就像那听得到看不见的铃铛声,显得十分遥远,远在另一座山的背坡上。


每次重读,都仍然会感觉到新鲜的激动。新鲜、激动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读哲学家尼采语录时的感受:


神圣或许是民众和女人尚能看到的仅有的较高价值,是为一切天性近视的造物而设的理想的地平线。然而,对哲学家来说,任何地平线都是一个纯粹的误解,是在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危险,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希望——开始的地方关上了大门……



似乎表达越抽象、越哲理,越能勾起我千方百计去体味的冲动,读后越觉得甘美。而诉诸感官的表达,即使生动华美,我读着也平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我竟是传说中为数不多的精神格调高雅之人?跟一位文科兄弟聊起这情况,他问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波德莱尔的,我说大学毕业后不久吧。他说:“那就不奇怪了!因为那时你的通感已经被数理的逻辑给弄伤了!”


啊?!

 

作者简介: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新维大健康空间站”等“新维系空间站”未来智慧教室、共享教室的规划、设计、实践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发、原创、编辑或评论的文章,版权为慕客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要取得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了解在线教育,

握MOOC国际发展前把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