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先生:“道德”的真正内涵

南懷瑾先生 腦場生命意識健生法 2022-03-16

道是道,德是德。道是指明心见性之体,德是指明心见性以后的入世起用,也就是“盛德之至”。在佛家而言,就是功德圆满,学道有成就智慧圆满。
 
——《孟子与尽心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他说(续集)》



我提出读古书须先理解“道”“德”“天”等字,以及“大人”一辞是什么意思呢?这也与汉代文字学的“小学”“训诂”很有相关之处。因为我们要研究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诸子百家书籍,尤其是儒道两家的书,对以上的几个字,用在不同语句、不同篇章里的涵义,并不可只作同一意义的理解。否则,很容易把自已的思维意识引入歧途,那就偏差太远了。


“道”字的五个内涵

  是道路的道。换言之,一条路,就叫作道。很多古代书上的注解,“道者,径路也。”就是这个意思。

  是一个理则,或为一个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辞,例如,《易经·系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医药上的定理,有叫医道,或药物之道。用于政治上的原则,便叫政道。用于军事,叫兵道。又如《孙子》十三篇中所用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甚至自古以来,已经为人们惯用的口头语,所谓“盗亦有道”。或者“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字,都是指有某一个特定法则的道。

  是形而上哲学的代号,如《易经·系传》所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指物理世界、物质世界有形有相的东西;“器”字就是指有形相的东西而言。那么,超越于物质或物理的有形有相之上,那个本来体性,那个能为“万象之主”的又是什么东西呢?它是实在唯物的,还是抽象唯心的呢?这是我们自古祖先传统的答案,不是“物”,也不是“心”,心物两样,也还是它的作用现象而已。这无以名之的它,便叫作道。例如《老子》一书,首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就是从形而上说起。其实“大学之道”的道,也是从形而上而来的理念,且听后面慢慢道来。

  是讲话的意思,这是古代中原文化习惯的用词,你只要多看看中国古典民间通俗小说,就处处可见,“且听我慢慢道来”、或是“他道”、“老婆子道”等等,真是随手拈来,多不胜数。

  是汉魏时期以后,这个“道”字,又变成某一个宗教或某一个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例如“侠义道”或“五斗米道”等等。到了唐代,佛家(教)也用它来作代号,如“道在寻常日用间”。道家(教)更不用说,把它视为唯我道家独有的道了。推而衍之到了宋代,非常有趣的,在儒家学说学派之外,却另立一“道学”名词,自以为在“儒家”或“儒林”之外,别有薪传于孔孟心法之外的“道学”的道,岂不奇而怪哉!

“德”字的内涵

我们现代人,一看到“德”字,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道德”,而且毫无疑问的,“道德”就是代表好人,不好的,便叫他“缺德”。其实,把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是汉魏以后,渐渐变成口语的习惯,尤其是从唐代开始,把《老子》一书称作《道德经》。因此,道德便成为人格行为最普通,又是最高的标准了。但是,根据传统的五经文化,又有另一种解释,“德者,得也”。这是指已经达到某一种行为目的,便叫德。《尚书·皋陶谟》篇中的定义,共有九德——九种行为的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在《尚书·洪范》篇中,另外说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在《周礼·地官》篇中,又有讲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另外有关“德”字,在魏晋以后,因为佛教、佛学的普及,提倡“布施”,教导人们必须将自已所有,尽心施放恩惠,给与众生,这样才有修行的功绩基础。由此采用《书经》上一个同义辞,叫做“功德”。后代人们有时讲到“德”字,就惯性地与“功德”一辞连在一起,所以附带说明,以便大家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上古传统文化对于“德”字的内涵以后,把它归纳起来,再加简化一点来讲,“道”字是指体,“德”字是指用。所谓用,是指人们由生理、心理上所发出的种种行为的作用。这对于研究《大学》一书,尤其是最重要的认识。不然,到了“明德”和“明明德”关头,就很容易模糊、混淆不清了。因为古文以简化为要,到了现在,中国人的教育,不从文字学入手,搞得自已不懂自已的文化,反而认为古人真该死,自已的传统文化真糟糕。

——《原本大学微言》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