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寿时代下的养老财富规划

李一梅 财策智库
2024-08-25



本文共  16717 字


阅读预计 32 分钟


投稿及合作:wealthmagazine@163.com


智库导语





在经历了 20 年持续老龄化增长阶段之后,中国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对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养老事业将带来严峻的挑战。具体来看,老龄化发展不仅会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转而更多依赖个人以及社会化的方式,而且在老年抚养比增加的前提下社会化的养老也面临着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将面临着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这些需求既表现为满足日常生活消费的经济需求,也表现为满足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需求的满足都需要一定的养老财富储备作为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打好经济基础。








01

研究背景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2019 年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提出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工作。
从中国养老财富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来自家庭等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和来自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正式支持系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老年群体的养老财富水平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养老财富储备水平与国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仅仅能够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诸多挑战,居民个人养老财富储备的意识和能力仍有不足,等等。需要全方位重视养老财富管理的诸多方面,促进养老财富管理事业发展壮大,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做好准备。

一是基于供给和需求综合分析,为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事业发展开拓了宏观视野。一方面,报告从个体需求的角度对居民养老财富管理行为进行洞察,对居民养老意识、规划和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梳理,以此明确了未来养老财富管理的挑战与机会;另一方面,从市场供给的角度对不同行业为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务规划需求而开发的不同产品及其特征。此外,还结合数字时代的养老投顾服务提出了未来养老财富供需适配的路径。
二是基于国际和国内多元视野,为居民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规划设计了解决方案。报告从养老财富管理供需平衡的目标出发,结合中信银行的实践,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方法论 +“六个一”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养老金融综合服务生态这一“中信解法”。同时,报告还纳入国际视野,系统阐述了富达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兼顾中外实践探索的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规划方案可以为不同居民个体养老财富规划提供方案选择。

三是基于调研和实践系统研判,为金融机构养老财富储备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报告既介绍了当前养老财富管理的行业政策,又开展了个人和金融机构调研,并融入了金融机构的实践案例,结合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养老金融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和养老金融生态圈建设等内容为金融机构参与养老财富管理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养老金融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务的蓝海和重点发展方向。我国养老金融行业将不断革新,通过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广大国民积累更加充足的养老财富储备,实现从基础的“生存型养老”到体面、高质量的“生活型养老”转变。





02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周年及政策背景

2022年,中国的养老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中国养老金三大支柱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023年是我国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点,是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并迈向高质量运行的重要一年。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启动实施根据人社部披露的数据自2022年11月25日在36个城市试点开始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业务已经成功吸引了1952万名参与者其中613万人完成了缴费总额达到142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养老金第三支柱的突破。




03

长寿时代加速来临

长寿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人口结构和人均预期寿命进入新常态。从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4.9%,而此数据在2021年就已超过“老龄社会”的门槛线。
我国从2000年初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1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在这短短的21年时间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7%上升到14%。相比之下,法国经历这一转变用了115年,美国为69年,英国则为45年7。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8.2%,表明向“超老龄社会”更近一步。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社会公众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从人均预期寿命来看,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快速提升。近40年(1981年-2021年)中国大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10.4岁,未来15年还将在当前基础上,继续提升3.1岁。根据《柳叶刀》文献的最新数据,到2035年中国大陆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其中女性85.1岁男性78.1岁2030年中国大陆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的概率为96%0到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概率为93%[,而在1981年人均预期寿命仅为67.8岁201年是78.2岁
长寿时代,长期带病生存。寿命的延长并不意味着健康的长寿,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数据,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以2018年数据为例,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时间带病生存[12],退休后的医疗支出也将增加养老生活负担。




04

少子化带来的压力

当前“少子化”现象进一步助长了社会劳动人口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从2017年到2022年已连续下跌6年在2022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约为956万,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约为1041万,人口死亡率为7.37%o,人口净增长率为-0.60%oS],这是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人口负增长的背后是人口结构或将长期处于低生育率态势。
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提升,养老压力逐渐增大。2022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即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达到21.8%,较2000年水平提升11.88个百分点,意味着当前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21.8名65岁以上老人。城镇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和单亲家庭面临严峻的赡养困境,养老压力逐渐增大。




05

个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发展提速

老龄社会的养老问题是全世界的难题。在老龄化程度持续深化态势下,居民对于养老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长期来看,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

据人社部、全国社保基金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人,规模为7.4万亿元,占比59.71%;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参保人数7200万人,年金总规模为4.98万亿元(其中企业年金规模约2.87万亿,职业年金2.11万亿),占比40.18%5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613万人,规模为142亿元,占比0.11%[14,个人养老产品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走上快车道的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在最新政策下已经明确了四类养老金产品,涵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以及养老理财等金融产品。由于养老金具有长期属性,在投资中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加之体量庞大,因此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长期资金。

从海外个人养老金发展历程来看,居民可选择的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不仅包括现金和储蓄.票据和债券、股票、共同基金、保险,甚至还包括土地和建筑,并且在其他投资中包括了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银行业、基金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但市场缺乏真正长线的投资资金,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养老金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随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不断发展,将会逐渐改变中国家庭理财短炒、赚快钱的传统格局,逐步形成以养老为目标的长期投资理念

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将承载弥补我国养老金缺口和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双重使命,当前资本市场生态的变化为容纳长期资金奠定了基础。





06

养老意识、规划和实施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的快车道,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少子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凸显。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政策落地将近一年,个人养老作为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社会认知,居民对于制定养老规划以及落实养老规划的需求也有显著提升。如何帮助居民做好养老财富管理、守护好居民“养老钱袋子”是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共同探索与职责。

为进一步洞察居民养老财富管理的行为特征,在当前养老财富管理的挑战中找到突破口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后,人们对于养老现状及制度的认知,以及养老财富规划意识都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实际行动落后于意识。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增强了居民对于养老话题的关注。调研数据显示,在所有受访对象中,过半数(52%)的受访者认为,仅依靠个人退休金并不能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这一认知成为各类受访群体的主要声音,对于“养老有规划且已实施”的群体而言,55%的受访者认为个人退休金不能满足养老需求,这一比例要高于“养老无规划”和“养老有规划但未实施”的人群。随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实施,居民逐渐意识到需要为自己的退休养老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较于已经退休的“银发族”和即将或者刚刚退休的“新老人”而言,在相对年轻的“中生代”和“Z世代”的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仅仅依靠个人退休金无法满足自身养老需求。这一数据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人口趋势变化产生的养老压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调研数据表明,更多的受访者开始意识到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要性,但距离付出行动有待“助推”。相较于2022年,今年有养老财富规划的人群占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但有了养老财富规划并进行实施的人群占比并没有显著变化,仍然仅有28%的受访人表示已经将养老规划付诸行动。这一数据表明,人们对于养老储备、养老规划的关注有所上升,但还没有完全落于实际行动。
相较于其他代际群体,在“中生代”受访者中,有养老规划的人群占比最高,超过七成(75%),但其中不足四成(39%)受访者表示已经开始实施养老规划。在“Z世代”受访者中,超过六成(62%)开始规划未来养老,但其中付诸行动的占比偏低,仅有21%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已有养老规划且已经开始实施。




07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情况
聚焦“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所了解,但多数停留在了解部分内容的阶段。
通过调研数据不难发现,养老规划及实施的程度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程度呈正相关,在已有养老规划且已实施的受访者中,八成以上(85%)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不陌生。此外,在有养老规划但未实施的受访者中,尽管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了解程度一般,但有着更高的意愿进行深入了解。
从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到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Z世代”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调研数据表明,近四成(38%)受访群体非常愿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超半数(53%)受访群体对于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持观望态度。进一步观察发现。“Z世代”和“有养老规划但未实施”的群体未来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意愿较高。





08

养老财富的储备

从养老意识到养老行动,年轻的“Z世代”正在积极思考如何合理进行养老财富储备。“养老规划早启动”的观念逐步被大众所认可,而且越是有养老规划的人群越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始养老财富储备。
调研数据表明,今年的受访者认为,退休前需要攒够平均235.6万元方能在退休后满足养老需求,而在2022年这一平均数据为281.2万元。养老需求金额收缩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受访者画像的变化可能是原因之一。在2023年全部受访者中.59%为“Z世代”群体,而去年这一比例约为54%。根据海外养老调研的相关经验,处在养老财富成长期的“Z世代”受访人,根据当前个人收入和支出现状,大概率会低估未来退休后的养老财富储备目标。但即便如此,年轻的“Z世代”对于养老财富储备的思考和反馈也体现出其养老意识的整体提升。
养老意识虽有提升,但实施力度仍有待加强。根据调研数据,受访者平均每月的养老储蓄金额占月税前收入的16%,其中在有养老规划且已实施的受访者中这一数据最高达17%,也就是说,越是有养老规划的人群越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养老储蓄。
然而假设居民仅依靠每月养老储蓄实现养老财富储备目标。对于有养老规划且已实施的人群,也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所以居民在进行养老储备时需要认识到,仅仅靠储蓄,可能离预期的养老目标有较大差距。




09

养老财富规划的最佳阶段

调研数据表明.2023年受访人认为开始养老财务规划最佳年龄的平均值为39岁,而去年的平均值在41岁左右,说明居民对于提早进行养老财务规划的认知程度在逐步提升,“养老规划早启动”的理念开始获得认可,年轻一代认为开始养老财务规划的最佳年龄相比于其他代际人群而言要更早。
对于有养老规划且已实施的受访人群而言,认为开始养老财务规划的最佳年龄在37岁左右,比整体平均值(39岁)还要年轻两岁,然而,对于没有养老规划的受访人群而言认为开始养老财务规划的最佳年龄段明显偏晚。

养老金融产品收益率低和未找到合适产品是未实施养老财富规划的主要原因,缺乏专业养老财富规划顾问和介意产品风险大等问题也是影响一部分人未开始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居民对于养老财务规划开始的时间有所提前,但未开始养老财富规划的原因还是主要集中在认为自己还年轻。调研数据表明,超六成(61%)受访者未开始养老财富规划的原因是觉得自己还年轻。不需要太早规划养老。在这个问题上,2022年和2023年的趋势大致保持一致。
无暇顾及和缺乏渠道/知识等因素也成为受访者无法开始养老财富规划的主要原因,在“中生代”受访者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精准传递养老财富规划的信息与知识,将是供给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202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开始养老财富规划的受访者比例上升的情况下,真正开始实施养老财富规划的受访者仍然不到三成。相比于2022年,在今年未实施养老财富规划的原因分析中,认为缺乏专业养老财富规划顾问、介意养老金融产品风险大的受访者人群占比明显升高。除此之外,认为当前养老金融产品收益率偏低和个人收入不稳定的比例也有小幅上升。

随着目前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认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金融产品以及认为目前可选择的养老金融产品种类太少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受访者对养老财富规划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大部分人更偏向于保守型的理财方式。
调研数据表明,超五成(56%)的受访者偏好将银行存款或理财作为养老储备,在“Z世代”、无养老规划或者有规划未实施的细分人群中,保守的养老储备方式更占主导地位。相对而言,在有养老规划且已实施的受访者中,选择银行理财(47%)、养老保险(50%)、基金(45%)作为养老储备金融工具的比例较高,显示出多层次养老资产配置的思路。




10

风险承受能力

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养老投资风险接受度较低,但与2022年相比,养老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显著提高,不愿承担任何亏损风险的比例下降9个百分点,而能够承受一般风险、能够承受较大风险以及长期投资的受访者占比分别提高了4%2%和1%。
整体而言,在今年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市场波动加剧的大环境下,养老投资者正视投资风险,所反映出来的风险认知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提升.正逐步出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势。
在市场波动周期,受访人对于养老产品灵活提取的需求有所增加。调研数据表明,相比2022年,今年愿意接受中长期养老金融产品的受访人群占比进一步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包括就业、收入、家庭状况等方面,使得居民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随存随取的金融产品作为养老储备工具,以确保自己在未来有足够的资金应对突发事件。

然而,过短的投资期限与养老场景下的长期投资理念背道而驰,投资人将退休后的提取需求提前映射到在养老财富成长阶段的金融工具选择上,表明在养老理念的普及过程中、更集中在“如何存养老钱”,而“如何取养老钱”成为投教理念以及产品布局的真空地带。综合来看,在加强养老理念普及的同时,供给端未尝不可在产品设计上强化“提取”方面的多元考量。




11

养老财富管理的挑战与机会

伴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落地,中国居民对养老现状和制度的认知以及对养老财富规划的意识都有所提高,但在落实到实际行动方面,养老投资人仍面对多方面的阻力,对于提供养老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供给端而言,这些阻力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挑战一:对于究竟需要多少财富储备才能满足养老所需仍然处于混沌状态,养老目标制定遇到了困境。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受访者认为退休前平均攒够235.6万元,可以满足退休后的养老需求。结合平均每月养老储蓄1711元的调研数据来看,假设居民仅依靠每月养老储蓄进行养老财富储备,则实现养老目标需要115年。养老目标与储蓄现状之间这一明显的鸿沟,在往年的多个养老调研报告中频繁出现,折射出了数据背后的一大挑战,即居民对于养老目标和养老需求的不明确。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成熟市场,养老需求也同样是多层次的,综合近年来多个海外养老调研(包括SchrodersGlobal Investor Study 2018 - Saving for a Comfortable Retirement, HSBC“Future of Retirement -Global Factsheet 2018”,以及富达国际2020年“Great British Retirement Survey”),养老需求需要考虑的维度包括:生活必需的基础开支,退休初期对于个人休闲、爱好追求所产生的开支,退休中后期对于健康医疗的开支,以及家庭财富传承的需求。

总体而言,养老需求和退休前的收入呈正相关,退休后往往期待延续退休前的生活习惯,尽可能维持生活质量,因此以退休前的收入作为基准,来测算养老需求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式。
挑战二:调研显示受访者养老投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定提升,但仍然有超过六成不愿承担风险或仅能承担较小风险,资产配置现状与养老预期目标之间存在错配。

横亘在养老目标与储蓄现状之间的明显鸿沟,不仅折射了养老需求的不明确,也提示了广大居民需要意识到养老财富的积累仅依靠储蓄是无法达到目标。要储蓄,更要投资。如下图所示,尽管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有所提升,但63%的受访者不愿承担风险,或仅能接受10%以内的亏损。厌恶风险的投资心态仍然普遍存在。风险资产在配置中的重要性需要得到重视。
针对本次调研结果,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养老财富分布情景假设分析连。

首先,月度储蓄金额(平均1,711元)不够实现目标养老财富水平(235.6万),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组合实现养老储蓄目标的概率都偏低。养老需尽早准备,并尽可能提升养老定期缴费。

其次,在养老资本成长期,没有合理配置具有成长性的资产、会引起后续的资本保值与资本提取阶段压力过大。根据养老财富分布情景假设分析,长期持有风险资产低于50%的组合所获得的财富分布水平及范围较低,而长期持有中高风险资产组合所获得的财富分布水平及范围较高。

最后,依据养老参数和资本市场设计合理的目标日期基金(TDF)模型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养老财富分布。如图显示.TDF示意组合的养老财富分布相较80/20组合均值更高,且并没有因为更高的平均风险仓位而进一步放大财富分布的尾部风险(示意组合财富最小值并没有低于80/20组合的最小值)。

我们按照不同风险资产比例上限的投资组合做5w次蒙特卡洛模拟测算,30年投资期限,目标时点财富分布结果如下:
对广大投资人而言,一方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资产配置及投资风险的认知和经验,将是长期投资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方面,如何更好结合国际市场的成功模式以及国内市场特点,持续增进投资组合的管理经验,为投资者提供优化的中长期养老投资旅程和养老投资结果,对供给端是一大考验,也是养老财富管理呱需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挑战三:投资短期化在市场波动周期更加明显,长期养老储蓄和投资,违背人性,该如何通过产品和投资来综合改善?

2023年的市场格局整体处于震荡波动期,对于刚刚开始接触个人养老投资的中国居民是个不小的挑战。养老场景下的储蓄和投资,底层逻辑是用时间换取财富的积累和成长,时间的复利效应通过长期投资得到实现。然而,行为经济学揭示了人的非理性与惜性是长期投资面对的巨大阻力。追涨杀跌、频繁操作的投资行为并不能仅仅依靠投资者教育来改善,产品设计、投资顾问等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培养一代人的长期养老投资意识。
次调研数据表明,相比2022年,愿意接受中长期养老金融产品的人群占比进一步减少。一年以内的养老金融产品成受访者更偏好的投资期限,这与养老投资的长期属性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市场上养老金融产品与普通金融产品的差异化不明显,在养老资产配置方面缺少专业说明与指导。投资人将退休后的提取需求提前映射到在养老财富成长阶段的金融工具选择上,这些供给端的市场真空,以及需求端的误区,都集中反映在对于养老投顾需求的增长上。




12

养金融行业供给端的迭代与适配

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升级,如何适配是给到供给端的课题。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人们对养老财富积累型金融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
只有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才可以适应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银行业、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可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专属产品及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客群在养老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方面的需求,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形成差异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特色,构建基于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线。

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6日,市场共有680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49只,保险类产品48只,理财类产品18只。

从海外个人养老金发展历程来看,个人养老金实际配置中投资选择较多,不仅包括现金和储蓄、票据和债券、股票。

共同基金、保险。甚至还包括土地和建筑,并且在其他投资中包括了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
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开闸,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2022年开始持续上新。其中,养老储蓄更强调低风险特点,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固定收益部分的群体。包括四大银行发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以及多家股份行在个人养老金专区上线的养老专属存款产品。
特定养老储蓄是指专为养老目标而设立的储蓄类别。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属于“存款”,兼顾普惠性和养老性,可满足低风险偏好居民的养老需求。
2022年7月下旬,原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发布了《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经历了半年多的市场试水,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特定养老储蓄规模已达到377亿元。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具有产品丰富、期限较长、利率较高三个突出特点,与其他存款产品相比更符合“养老”属性。特定养老储蓄有特定年龄限制,年龄达到35岁可以购买,人群属性明确。

首先,特定养老储蓄共有12类可选,起存点与普通定期储蓄一致,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的起存点分别为5元、50元和1000元,远低于绝大部分其他金融产品,可以满足最广泛的客户需求。

其次,其存储年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每5年为一个计息周期,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假设一位客户35岁购买,20年期限封闭期,55岁可以支取。而市面上其他绝大多数存款产品的存款期限在3年左右,10年期及以上非常少。
第三,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目前纵观其他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期限大多集中在1年至5年之间,利率最高可达到3.15%(5年期),而特定养老储蓄利率普遍在3.5%~4%之间。

刚推向市场的特定养老储蓄还在试行期,目前在5个城市试点,覆盖的地区和网点仍然有限,而相比之下个人养老金专属储蓄产品购买范围更广可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购买。另外,除了以上利率定价和灵活性的差异外,特定养老储蓄与普通存款之间的差距有限。养老储蓄的“专款专用”属性,锁定长期风险,用户在心理上需要为未来做出更多让步。
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个人养老保险类产品共计48只。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与其他类型养老金产品相比,有三个明显特点:

第一,收益稳健,保障程度高。通常以预定利率形式进行产品设计,相对于银行理财及公募基金而言具有“保本”特点,同时预期收益较为明确,保障功能较强。商业养老保险在个人养老体系中可以扮演“托底”角色,尤其是针对风险天恶型用户群体,低风险、稳收益的养老保险产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部分商业养老保险附带全残保障、失能护理保险金、身故保障保险责任等。

第二,产品丰富,容易购买。在所有养老金融产品类型中,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产品最为丰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资金安排客户的养老需求。

第三,可附加养老服务。此类养老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长寿风险分散和养老服务结合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存在“隐形”的投资收益率。

在中国,商业养老保险是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重中之重,具体包括传统商业养老险(养老年金保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税延型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三类产品的差异主要在于积累与领取模式、预期收益以及是否享受税优政策的不同。
传统商业养老险包括商业增额终身寿险和商业养老年金险等。增额寿险提供的是确定利益,日常有身故或全残保障,保额和现金价值按照固定年复利增值,保额可以随时减保领取,资金灵活。

税延型养老险,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享受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税款。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作用,就是为了减轻投保人现阶段的税负负担和经济压力。且加速了投保人养老金的增值。它实质上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税延养老保险于2018年推出,目前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可购买。[2018年5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按收益特征分为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和收益浮动型三类,主要区别在于利率水平的保障不同和收益结算的频次存在差异,以满足不同风险需求的投资者。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是指资金长期锁定用于养老保障目的,被保险人领取养老金年龄应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年满60周岁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产品设计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领取期不得短于10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积累期采取“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有两类账户可供选择:稳健型和进取型账户。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保费规模50.8亿元,投保件数42.9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超过6万件。
保险税优“扩容”在即。2023年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原则上于2023年年底前完成各项工作。

也就是说,此前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优惠的保险产品,是个人养老金、税延养老险、税优健康险。而在此项衔接平稳完成过渡后,税延养老险的试点也将卸下“税延政策”先行者的重任,此后保险业可抵扣个税的产品,将扩容至税优健康险和个人养老金两类。

保险机构所能提供的养老服务功能不容忽视。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在老龄社会对养老供给端的贡献。除了投资功能,还有提供养老服务的功能,比如建设养老社区、提供养老护理等。

商业养老保险由原本就具备丰富寿险产品经验的保险公司管理,与集居住、护理等多种适老功能的养老社区服务天然契合。例如,部分保险公司已在推广居家养老服务,在满足老年人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减轻家庭成员赡养照顾负担,提升客户体验。同时,提供健康管理相关服务、覆盖体检、就医绿色通道、护理等入院前中后全流程。并目注重保证服务质量,推进护理人群标准化、护理服务真实化落地,让消费者更加信赖。

目前泰康、太保、太平、新华、平安等多家险企综合养老服务域展开布局。大部分险企以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和大型养老社区为主要参与方式,通过购买保险产品赠送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优先入住权等服务来实现产品养老社区服务的联动。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末,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等13家保险机构投资60个养老社区项目,床位数超8万个,用户参与的保费门槛大多集中在100万至300万元之间。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披露了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4家理财公司共发行18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规模达到7.79亿元,代销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机构数和投资者认申购规模稳步增长。

银行理财类养老金产品,体现了养老金融产品的“保值”属性。其特点是:长期限、普惠性、风险低。
(1)养老理财产品设计普遍具有长期性。截止2023年8月31日,18只养老理财产品中16只均为10年以上的长期产品,且产品均为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封闭期都设置了1-5年,较长的产品期限更符合养老理财长期保值的投资理念。

(2)购买门槛低,即普惠性。普惠性主要体现在投资门槛和费率上。整体来看,养老理财产品都是1元起投。此外,从管理费和托管费来看,养老理财较普通中长期理财产品更具优势,养老理财产品中大多数产品的年化管理费率在0.1%以下托管费率在0.015%-0.020%之间。

(3)低风险、稳健性。目前推出的18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所有产品的风险评级均为中低风险;另一方面,从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性质来看,绝大多数产品均为固定收益类,按照规定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比例不得低于80%,其余混合类产品权益投资上限普遍在20%-4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是四类产品中数量较少的品类,由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整体来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尚未形成差异化的竟争优势。

除7月底新发的几款产品外,其他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59%,大部分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处于2.5%~4.5%的区间,与所有存续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型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均值基本持平,保值功能得到了验证,而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收益优势。
公募养老基金相较另外三类产品具有风险类型覆盖面广 可匹配不同年龄、收入、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需求的特点,是投资者资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基金公司历来重视养老金业务、并构建了完整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以覆盖我国三大支柱。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的数量已经超过150只总规模突破50亿元从业绩来看截至2023年9月1日,今年以来近三分之一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

Y份额是指投资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申购的养老基金份额类别,只面向个人养老金账户,而此类基金的原有份额全部划归为A类基金份额。值得一提的是,Y类份额的特点是实行管理费、托管费的费率优惠,相对于普通份额而言,大多数养老FOF的Y类份额在产品综合费率上减半。
在养老第三支柱方面,基金公司的养老金融产品主要是指养老目标基金,包括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两种。养老目标基金主要以FOF为主,具有运作公开透明、投资灵活性高的特点,利用权益资产投资方面的优势;满足投资者长期增值需求。

首批养老目标基金五年来业绩表现不俗:2018年8月份,14家公募基金公司率先拿到首批养老目标基金批文,相关产品也在2018年9月份至2019年5月份间陆续成立。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8月8日)最高累计收益率达到53.12%,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22%;14只养老目标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约为6.07%。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0日净值数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养老目标基金,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5.75%、2.63%、28.84%(分别统计成立满一年、两年年的基金数据)三年回报率跑赢Wind FOF基金指数。

基金公司2023年更积极布局养老目标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新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共计32只合并发行规模为79.11亿元。相比之下,在2020年至2022年同期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也仅仅20只、14只、27只明显今年进入加速增长时期。

目前,公募养老目标基金在产品设计上仍有优化的空间。例如,为鼓励长期投资,可将分红方式设置为红利再投资;为鼓励长期领取,可设置定期分红、定期支付、定额赎回等机制。目前有竞争力的费率优惠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意愿.结合长期投资与领取机制,在稳定了产品规模与净值的同时可为参与人带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养老目标基金产品需要做好风险和长期收益的平衡,在控制波动的同时应着力实现长期稳健收益。整体来看,低风险的固定收益或许并不能符合养老金投资者的长期养老投资需求,未来多资产策略或将成为主流。

因此,在基金产品设计上,未来趋势会在投资范围上进一步创新、降低养老产品的系统性风险。例如,2023年8月18日.证监会官网发布的相关政策指出,为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提出了六条具体举措,其中包括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将指数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纳入投资选择范围。




13

投顾服务是养老金发展的衍生需求

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普及将为基金投顾行业带来巨量的非高净值客户数量及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在过去养老金产品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客户优先看重绝对投资回报,而在产品逐渐多元化的当下,聚焦个人养老金客户多元诉求,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综合养老服务已成为核心痛点。

作为金融产品供给方,以满足客户养老需求为核心内容的个人养老金销售和服务、充满诸多新的挑战。

首先,个人养老金服务的超长期性。个人养老金投资通常跨越20-30年,目前的基金投顾尚未有过服务周期如此长的案例存在,服务的连续性是很大挑战。

其次,个人养老金服务内容的复杂性。由于养老储备跨越了多个生命周期,因而投资的多元性、资产配置和资产性收入的重要性,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过于复杂。因此,对投顾专业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例如需要投顾在个人养老金规划教育方面,能为客户提供综合的养老咨询服务,形成跨资产类别、跨支柱的全方位养老规划体系。

养老投顾与全生命周期养老解决方案的深度绑定。两者的结合有机会让养老投资者在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的实践中获得长期收益,并形成正循环。

从海外成熟市场来看,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决策由账户持有人自行选择。对于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的居民,庞杂的金融产品及多样化的资产管理需求使得他们更愿意为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额外付费。

根据美国ICI的数据显示,在确定个人养老金的资产配置策略时,有78%的用户会选择专业的金融机构咨询服务,在养老金第二支柱向第三支柱转换时,有65%的用户会选择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



ICI调研显示,几乎所有共同基金投资者都关注养老,92%受访者购买共同基金的第一目标是为了养老。同时,应对突发事件、教育、买房等标志性事件也是客户投资的重点目标,客户投资痛点往往伴随着这些事件的发生,由此投顾人员通过此类标志性事件更易于场景化引导客户的投资。





14

数字时代,金融科技助力养老投顾

养老投顾和传统公私蔡基金销售业务的最大区别,是个性化解决方案及对客户的持续服务。2010年至今 在互联网科技及近几年人工智能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养老投顾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非高净值客户被数字服务覆盖。在海外成熟市场,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 Capital,先锋基金,嘉信等推出的养老投顾服务,凭借低门槛、低费率和特色节税方案等差异化竞争优势,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即使在海外成熟市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还未成熟的背景下,但在金融科技的助力下,养老投顾“千人百面”,用数字化技术结合传统“人到人”的养老金投顾服务来提高效率。以Betterment为例,0门槛的标准化养老投顾服务给出与用户风险偏好和个人情况相匹配的投资组合,同时,提供有一定门槛的高阶服务计划,以及针对教育、婚姻、退休等场景的理财套餐服务。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个人养老投顾发展经验来看。基于网络和移动APP的投顾模式是吸引客户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且近年来投资顾问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频率明显提升。有更多用户成为网络端养老投顾工具的用户,这是用户个人养老金投资从意识形成到规划行动的第一步。





15

结语

在经历了20年的持续老龄化增长阶段后,中国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对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养老事业将带来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发展不仅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更多依赖个人和社会化的方式,而且社会化的养老在老年抚养比增加的前提下面临风险。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将面临多元化的养老需求,需要充足的养老财富储备。因此,迫切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打好经济基础。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11月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等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工作。

从中国养老财富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家庭等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和政府、社会组织等正式支持系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年群体的养老财富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仍需清醒认识到养老财富储备水平与国民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全方位重视养老财富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养老财富管理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做好准备。

养老金融作为未来中国金融业务的蓝海和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广大国民积累更充足的养老财富储备,实现从基础的“生存型养老”向体面、高质量的“生活型养老”转变。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一年后,政策背景下的养老社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包括长寿时代的来临、少子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等。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成为关键。养老财富管理需更加全面,包括提高居民养老意识、推动实施养老规划、发展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等。调研数据显示,虽然养老意识有所提高,但实际行动仍有待加强。随着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将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助力我国养老财富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养老道路上,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需要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合作与努力,我们才能够确保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够享有安宁、尊严的晚年生活。


文章摘自:中信银行  《2023年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 
主要作者:李一梅、黄小慧,王洪栋。

免责声明:“财策智库”公众号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公众号内的文章版权及相关权益归相关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happykorea01

推荐阅读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上)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下)

中国信托业务的转型方向与破局思路

风险与机遇: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四十年

2023私人银行年度回顾:创新、发展、责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策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