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律师律所微信小程序:鸡腿 or 鸡肋?| 律新社观察

2017-08-23 律新社

律新社作者 | 周正



2017年1月9日,小程序“千呼万唤始出来”。

 

随后,一贯关注前沿事物的法律圈也对小程序进行过一番探讨,有人看好,有人唱衰。除了极少数人第一时间就开发了小程序进行运作外,“小程序”三个字在法律圈似乎并没有击起多大水花。

 

但有应用的地方就有商机,“小程序”最近似乎又热了起来。律新社注意到,有人就瞄准了为律师、律所定制小程序这一业务,主营或兼营此业务的公司最近也开始推广,想炒一波“小程序热”,价格也从一千元到五六千甚至上万元不等。究竟小程序对律师律所有没有用,是不容错过的鸡腿,还是食之无味的鸡肋?是否值得付上几千块钱去“定制”一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01

有哪些种类的律师律所小程序

 

小程序的开发难度和费用相比开发APP都要低不少,一些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也会选择开发自己的小程序作为服务场景的补充。


 赢了网法律咨询服务、简法工具、法妞律师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点击图片可放大)


律新社观察到,如赢了网开发的“赢了网法律咨询服务”小程序就把网站上的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两个模式相对简单的功能迁移到的小程序上;汉坤律师事务所的“简法帮”开发了“简法工具”小程序,含股权计算器、融资计算器、合同模版等功能;又如“法妞律师在线免费法律咨询”干脆把咨询平台搬到了小程序里,且采用在线咨询语音回答的模式,律师无需打字,提升了咨询效率(律和的“老到”也采用此种形式,只不过是在公众号里),且提供滚动展示位用于律师付费“上榜”。

 

律师、律所和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不同,其小程序的形态似乎还是比较循规蹈矩一些。

 

律所小程序

 

一个律所的小程序更像是一个线上门店,需要五官齐全:律所简介、律师列表、在线咨询、电话咨询、预约服务等,可能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认证开通了微信支付功能,能够在线支付律师费,如果只有展示而无支付,那小程序基本上就只是一个纯线上展示窗口,最终还是需要落地到线下进行服务及收费,不能完全体现小程序互联网工具的特性。


山东德洲律师事务所小程序

 

山东德洲律师事务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有意思的是,这家律所的小程序中出现了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易法客的身影,律师列表的风格都与易法客官网如出一辙:律师有姓无名,由于易法客网站不提供律师搜索功能,猜想可能是律所律师团队已经集体入驻其平台,又或是其在做网站之外也涉足了小程序开发。

 

有多少律所已经开发了自己的小程序?

 

在小程序搜索栏中输入“律师事务所”,一共获得44个搜索结果(含非律所名称的相关搜索结果)),虽然这并不是微信中所有律师事务所的小程序数量,因为部分律所的小程序并不以自己所的名字命名,但总体数量已经相当少。而就在这44个检索结果中,像山东德洲所这么“耿直”的又是在少数。


 搜索“律师事务所结果”并点击第二个小程序

 

不少小程序虽然名字写的是某某律所,甚至是以地名为称,但点击进去才发现是一个律师个人小程序,让人大有“上当”之感。但如此设置也理由明显:以求获得较高的权重,出现在搜索栏前列,且迎合普通人搜索习惯,在按地名搜律师时也能出现在搜索栏中。

 

当然,这种现象也似乎正验证了互联网法律服务行业中的一个“怪现状”,即普通人找律师大有“病急乱投医”之感,只要是本地律师,只要能帮我搞定事儿就行,至于这个律师姓甚名谁似乎都是完全不重要的。


搜索“律师法律咨询在线”并点击第一个


这一逻辑也适用于律所。一些律所小程序为了获得靠前排名,也放弃了以本所名称作为小程序名称,而是使用诸如“律师法律咨询在线”之类的名字,再在头像里加上“北京律师”几个字,点击进去之后原来是一家律所。

 

天穗所的小程序“在线律师法律咨询”

 

此套路也有例外,最早入局律所小程序的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在最开始推出的小程序就名为“在线律师法律咨询”,并且投入了人力精力进行专门运营,头像则为“天穗”二字加logo。据了解,其后台有十余名专业咨询人员及律师提供在线咨询,主打关键词为“免费”和“10分钟应答”。此外,其还推出了两款小程序“法律咨询pro”和“离婚咨询pro”,“离婚咨询pro”侧重婚姻家事,咨询更有针对性。

 

律新社了解到,此三款小程序都是天穗整体布局互联网法律服务网络中的一部分,结合“三级网络”:总所、分所、线下门店,作为线上“门店”进行案源的吸纳筛选。据天穗所主任杨锡锋在3月称,“在线律师法律咨询”上线一个月内的日均点击量在1000-2000,日均咨询量为300次左右。

 

大所都有自己的小程序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在检索栏搜索大成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等国内知名大所名称均未得到相关结果。如果按照上面所讲的小程序的承载量和商业逻辑,这也不难理解:大所人数众多,内部结构复杂,小程序吃不下,一般的在线咨询或预约等功能也不是大所的业务来源,等等。整体来看,小程序实在很难匹配大所在业务方面的需求。


“金杜说法”公众号及微网站

 

一些大的律所更注重自己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的维护,毕竟这是“门脸”。一些大所还在微信公众号中开发了微网站,如金杜律师事务所的“金杜说法”公众号(现已改名“金杜研究院”)中就在菜单处设置了微网站的入口,网站内容十分丰富,也包括了律师团队的介绍。如上所述,如果律所小程序只是作为一个展示窗口存在,其从内容上讲,相比于律所微网站实在缺乏竞争力。但微网站开发、维护成本高,也似乎只是大所所为。

 

名称为“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和“北京盈科律所”的两款小程序

 

律新社观察到,在大所的小程序中,亚太第一规模大所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小程序似乎是一个“另类”。搜索“盈科律师”得到了数个结果,其中就出现了“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和“北京盈科律所”两个小程序,点击进去都只有一个界面,可谓极简,仅有两个功能“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但令人疑惑的是,这两个小程序中的电话咨询都是个人手机号,看上去并不像盈科官方所为。

 

如果是个人律师所做的小程序,其能否用律所名字作为程序名?用了律所名,却把自己隐身为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实在是忍者风范。如果是律所做的小程序,除了一个律所名一个电话什么都没有,也未免太过低调。

 

一番观察下来,律新社小结律所小程序大致有几个特点:1、数量稀少,相比全国超过2.5万家律所,真正开发了自己小程序的律所在极少数,且一般为10人左右的中小所;2、功能单一,无非咨询、预约、文书、律师函等,与诸多在线法律服务平台没太大差异;3、展示大于功能,大部分律所的小程序基本只发挥了展示窗的作用,功能应用性不强,且大量存在“僵尸”小程序:半成品、无人维护。

 

律师小程序

 

近期,律师小程序似乎热了起来,各种推广活动比比皆是。

 

虽然相比起APP,小程序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但律师自己一般也并不会自己去学了代码编程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发一个绝对私人定制的小程序。大多数还是还是由专事开发和运维的公司来代工。

 

律新社目前了解到的专为律师律所开发小程序的公司有律金汇、法智、爱法、智飞等,价格也高低不等。

 

法智官网截图

 

以法智为例,其有自己的网站,网站上律师版小程序的报价分2800元、4800元、5800元三档,第二年起收取780元的维护和技术开发费用。其最基础的“2800元实用版套餐”包括十项服务:律师小程序申请、品牌展示幻灯片个性化设计、在线咨询(可加收款二维码)、一键通话、一键通讯录、地图导航、关联十个关键词检索优化、一对一专属客服、售后维护和技术支持、咨询者用户中心、小程序客服实时消息提醒、在线回复、在线预约等。

 

再上去一档,则有高级模版任选、小程序导航平台推广等功能,而需要到5800元这档,方可开通在线付费功能。如此看来,律师想用上自己的小程序,代价可不低。

 

两款律师小程序

 

形态上,相比起律所小程序,律师小程序就有些单调,毕竟只有一个人不是?

 

整体页面一般由律师简介、预约律师、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四个部分组成……简单就是美。部分小程序希望内容丰富一些,会设置律师文章栏目,当然,除了律师自己,可能应该是不会有人看的。再有,结合现在最流行的大数据,一些小程序里也会设置律师大数据栏目,当然,仅限诉讼律师。不管怎样,大数据总是让人不明觉厉的。

 

某律师个人小程序

 

 

02

设想很美好,效果似乎差强人意

 

2016年底,“小程序”概念抛出,测试启动的时候,不少人认为其将颠覆APP,成为和公众号一样的“流量黑洞”,是新一波流量红利的到来。但真正上线后,不少此前投入财力精力奋力研发,希望腾云而起的开发者们却大失所望,纷纷退出。

 

盖因其发现小程序此前所称的种种优势,如无需安装、用完即走等等固然有其好,但相比起APP,劣势似乎更明显一点:

 

1、入口太深,需要精准搜索

 

小程序不可直接在微信搜索里被搜索到(除非你曾打开过它),入口设置在“发现”栏的最下方,最初不支持模糊搜索,需要严格按小程序名称精准搜索才能搜到,十分不方便。现在,输入关键词已有智能匹配,多少方便了一些,但搜索结果的排名又让人头疼。如搜索“律师”二字,搜索结果的第一栏为一个名为“律师会见”的小程序,点击进去只有一张表,无任何其他信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此莫名其妙的小程序在搜索结果中比比皆是,作为核心入口的搜索栏尚且结果如此,很多初次体验小程序的人也就望而却步了。

 

搜索“律师”所得结果及“律师会见小程序

 

有小程序定制公司总结了小程序的13个入口,包括小程序名称、关联关键词搜索、微信搜索下拉提示、“发现”中独有入口展示、二维码线上推广、二维码线下推广、附近小程序、发送到聊天、公众号可关联小程序、公众号底部可跳转小程序、公众号文章插入小程序、打开即关注扫码即收藏、安卓手机可生成桌面应用。13个入口似乎已经足够多了,但真正当用户想起来要用的时候,会使用的又有几个呢?

 

法智官网截图


2、功能受限,体验感不佳

 

由于存在种种限制,在微信生态里开发的小程序,其功能和APP或网站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一般相对简单,目的是覆盖基本需求。经观察,目前大部分律所的小程序基本上只有展示功能,开通付费的都是少数。律师小程序的核心功能则仍只有咨询。并且,个人名义申请注册开发的小程序目前尚不支持支付功能,想要开通支付?先付一笔不低的定制费用给第三方开发公司吧。有必要吗?好像加个微信然后红包or转账就能实现……

 

当然,随着腾讯对小程序的支持力度加强、研发程度的加深,以及开发者跳出思维藩篱的可能,或许小程序中的功能会有新的突破,而不只是作为APP或网站的简化版本。至于具体怎么玩,则还有待开发者大开脑洞。

 

3、分发渠道有限,传播力度不强

 

小程序如何形成流量红利?恐怕传播的作用仍是重头。现在,小程序仅可以分享至聊天,仍不可直接分享至朋友圈。当然,小程序可以生成二维码,这个码是可以转发到朋友圈的,这也似乎是律师小程序“入侵”朋友圈的唯二方式,另外一个方式是现在小程序可以嵌在公众号文章中,而公众号是可以随意转发的,每多一次转发,也就等于小程序多了一次曝光。

 

不少品牌的官方号或一些自媒体已经将小程序做成了公众号文章的尾部标配,但律师律所如此做的仍是少数。一方面因为开发了律所公众号的如上所述多为中小所,其微信文章多为自宣需要,阅读不高。另一方面可能只是单纯的因为律所没有开发小程序,至于是否因为律所内部决策机制导致放弃小程序,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律师的个人小程序嵌入文章中?首先你要有一个个人公众号。律师个人公众号也有第三方机构代为开发和运营,如智飞就已经运营了数年的“智飞微信通”。8月7日,其也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并设置每个地区6个广告位,希望实现律师“微信公众号+微网站+小程序+朋友圈”的全方位营销。

 

据其所称,其小程序“智飞律师在线付费法律咨询”权重高,搜索律师时排名靠前。但笔者在小程序搜索栏中搜索智飞、智飞律师、律师在线、在线付费法律咨询等关键词均未在关联推荐和搜索结果中看见智飞小程序的身影。在搜索栏搜索“律师”,也未在前一百名看到该小程序,并且截至发稿时也没有找到这个“排名靠前”的小程序,着实有些尴尬。

 

由于智飞开发的是企业小程序,提供的是律师展示位,不属于律师个人小程序,又由于一个小程序只能关联三个公众号,所以无法直接验证律师小程序嵌入文章的玩法。笔者又经一番搜索,发现了一位同时拥有个人公众号及关联小程序的上海律师陈钢。

 

陈钢律师的公众号及小程序

 

有意思的是,陈钢律师的微信公众号由智飞代运营(共五个),而小程序是由法智科技开发(关联其中三个公众号),可谓全面布局公众号和小程序。陈钢向律新社表示,他刚用小程序不久,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对小程序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笔者翻阅公众号历史消息,均未发现将小程序嵌入的做法,且文章阅读数也多为个位数(部分阅读量在笔者点进去后显示为1),似乎表示律师个人公众号的流量红利已经过去,已被小程序“抛弃”。

 

至于利用小程序的二维码进行线下分发的设想也很多,如可以将二维码布置在律所内、社区、看守所、易拉宝,甚至矿泉水瓶上等等,但真正这么做的人有多少,实际效果又如何,则有待考证。

 

03

律师与律所需要什么样的小程序

 

距小程序正式上线不到10天,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博士史宇航就曾撰文讨论过这个问题。其主要分对外和对内设想了律所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对外,设想有扫码连wifi并跳转介绍页面、讲座拷贝PPT、智能法律咨询等场景;对内,其则认为小程序的应用场景更为狭窄,小程序希望作为工具提升办公效率,但地位相较APP和更为强大的电脑程序来说比较尴尬。(律师与律所需要什么样的微信小程序?

 

半年过去,史宇航对律师与律所小程序仍并不太看好。对于当下的一些律师与律所小程序,他认为除了增加了一些科技感,本质上没有特别之处,如果仅是作为在微信中传播的电子名片来使用,则用处不大,和网页也没什么区别。“用大炮打蚊子。”他做了这么一个比喻。

 

“之前关注过一些律所的小程序,但感觉没什么意思,没找到合适的场景。”史宇航认为,小程序应用的关键是要结合线下,结合二维码来进行。

 

云南八谦律师事务所的吴皓律师也曾在2016年11月小程序上线前撰文设想过小程序的前景,其认为小程序对律师而言的主要功能是代替一些重复性的劳动,且开发环境友好(无须区分安卓或IOS),律师学习编程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能可以研发出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产品,从而脱颖而出,收割大量红利。(微信小程序律师使用指南!(先机必占)


律新社就小程序这个话题再次联系了吴皓律师,他提出了三点最新的想法。第一,“附近的小程序”功能,不依靠搜索、不依靠分享,而是以注册登记的地理位置信息作为流量渠道,与传统的流量玩法不同。这一点给了笔者启发,于是笔者点开了“附近的小程序”一栏,即刻出现了不少小程序,且按地理距离排序,范围为100米到1.1千米。经观察发现,小程序已经渗透到了餐饮、娱乐、家装、银行、旅行等诸多行业。

 

 

但在附近的91个小程序中,笔者未发现任何一名律师或任何一家律所的小程序。由于搜索半径过短(仅一公里),出现如此结果也属正常,但这种方式似乎是律师与律所小程序应用的一个比较有想象空间的方式,如果半径能自行设置扩大到2-3公里,说不定在附近找律师的设想就能实现。

 

吴皓律师的第二点想法是,目前业内研发的小程序是否真的适合小程序生态,小程序是APP的同质不同形,还是应该脱离做APP、做门户网站的思路,关注一些别的点,哪些功能适合用小程序来表现,哪些不适合。


上文曾提到,目前小程序的功能似乎大多还是APP或网站的简化版,核心功能无非是一键通话、内嵌地图等,没有新的颠覆式的功能出现。但据了解,作为微信的“原生态”产品,相比起HTML5,小程序在调用摄像头等功能方面具有优势,且响应速度较快。随着腾讯进一步的投入和“放权”,小程序或许可以实现更多可能,但怎么去玩,则有待脑洞大开和技术开发。

 

吴皓律师认为,第三,小程序的流量、活跃度、转换能力,是否像我们看到的那么低?进入的渠道,随着官方运营越来越多,究竟是小程序发展乏力,还是研发的姿势不对?由于无法获得相关的数据,本文的讨论前提多基于实际使用体验。但可以观察到的一点是,各家推出律师小程序代制作或代运营的公司都声称小程序入口众多、流量巨大。这一点,对于其他行业的小程序或许的确是可以适用的。

 

 

一份阿拉丁数据统计平台于2017年8月12日发布的国内第一份小程序TOP100榜单及首份小程序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小程序的实际使用场景并非如其推出之初定位于低频需求,在共享出行、外卖等高频场景中小程序的使用率较高,一些小程序如“星巴克用星说”“肯德基+”因为和公众号联动,也运营得较为成功。

 

法律服务需求就个体而言似乎的确很低,但从整个环境来看又是扎扎实实的高频。这也似乎是一些主打在线咨询平台的小程序能较为活跃的原因,相比起来,律师与律所的小程序定位就比较尴尬,在线上竞争中可能并不占优势,还是要结合线下进行运作,而不是坐等流量。

 

华律网律师小程序模板

 

由于并非使用者,也非研发运营者,本文试图从旁观视角对律师与律所小程序做了一些观察,看到的也多是一些问题。观察可能不够全面,但问题的的确确存在。究竟律师与律所的小程序前景如何则有待探讨,本文抛砖引玉,不下论断。

 


截至发稿时,律新社收到一条消息:老牌在线法律服务网站华律网也于8月14日正式开启预售,杀入小程序战场。但在其推送的小程序宣传文章中,也并未出现更多亮点,一些关于小程序功能强、流量大的描述也几乎和其他平台一模一样。


8月18日,支付宝正式宣布支付宝小程序开启公测。虽然其一上线就陷入抄袭微信小程序代码的风波,但也算是支付宝年中的一个大动作,如何与支付宝的移动支付相结合令人期待。

 

不论如何,有新的入局者总归大概能说明还是有人看好律师与律所小程序的未来,但在人工智能已经要全面“入侵”法律界的当下,如果律师和律所的小程序不再升级“变形”,则恐怕也是热得过初一热不过十五。

 

敢问路在何方?期待回答。

 

(文中涉及小程序仅为文章示例用)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制图:娄子慧 编辑:戴梦平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律新社品牌课堂


请戳“阅读原文”查看

文中律所、平台头条名片

了解更多头条名片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