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杠精更可怕的,是对立

年度最扎心电影看哭所有人:好好活着,你比每个人都幸福

38岁未婚女博士演讲爆红: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

“我的妈妈送外卖”:男孩天台告白,看哭2亿人


抬杠、对立、站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充满戾气?


作者:Lachel,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经授权发布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这几年来,整个互联网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充满戾气。


这从“杠精”这个词的走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12月3日,杠精入选咬文嚼字评选的年度10大流行语;


12月19日,入选CNLR(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评选的年度10大网络语言。


这共同说明了一点:网民苦杠已久


像知乎,可能是杠精最高发地之一。


我有好些朋友,陆陆续续都不在知乎写东西了。


原因很简单:写东西本来就是兴趣导向,现在一篇文章出来,评论里一半是在抬杠,哪还有动力?


前几天才看到有人吐槽:说知乎现在都有了专门的防杠句式。


什么意思呢?


写一句很多女生都有一种观念,还要加个括号,注明:并不是歧视女生,也不是说所有女生,这只是我的一种观察,不一定对……


但可怕的还不是杠精,毕竟杠精只是散兵游勇,眼不见为净。


比杠精更可怕的是什么呢?


对立


但凡卷入了对立,基本就完了。


你不会得到任何有价值的反馈和讨论,对方的一切关注点,都在于如何从你的言论中找到漏洞、破绽,进行反击,如果没有破绽,就树个稻草人当靶子打,总之一定要从精神上打败你。


这种现象,不仅仅在线上,在现实生活中,都随处可见。


男性和女性的对立;


大城市和三线县城的对立;


资本家和劳动人民的对立;


小粉红和美分党的对立;


……


这种对立现在都很垂直了。


拿性别来说,现在不但男性女性之间有对立,女性里面也能划分出阵营:结婚好和单身好,这也能对立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这阵子在知乎才看到几场骂战。


骂战的论题是什么呢?


无非还是老一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职业道德、我有一个闺蜜、年入数百万、买爱马仕……诸如此类。


每每遇到这种话题,双方总能非常默契地,先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再把对方划归为异类,然后开杠。


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无论遇到什么话题,总是能把它二分化 —— 先由某几个人提出某个比较极端的观点(大多数时候跟政治正确沾边),随即有人去反驳它,于是形成了两个基本派别,接下来,支持者们纷纷站队,掀起一场骂战。


当然,这绝非国内特有的现象。


在美国,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对立甚嚣尘上,这几年大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人们不但在观点上互相对立,甚至开始在情感上互相对立 —— 亦即互相憎恨和彼此攻讦。


一篇由斯坦福、宾夕法尼亚、达特茅斯的几位教授于18年共同发表的文章,讨论了这种现象,他们指出:媒体和新媒体大大加剧了两派之间的敌意,他们在诸多社会事务上都存在冲突,甚至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合作。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为什么我们会充满戾气,动不动发火、开骂,会去抬杠、对立、站队,恨不得把对方视为仇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我想和你聊聊这个问题。




人类发展至今,在底层上其实没有多大进步。


我们的诸多行为模式,大体上,都受制于三种原初的动力:


存在感:强调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保证自己持续生存下去;


优越感:强调我的特质比其他个体更优秀,在竞争中更有利;


满足感:强调我的行为是有正向收益的,调适我们的行为模式。


这是基因得以生存、传播下去的方式。


如同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所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物体其实可以看做什么呢?基因生存、传播的宿主和载体。”


这是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它并不一定对,但的确 —— 哪怕我们已经迈入AI时代,我们遵循的,依旧是大脑在刀耕火种时期为我们设定好的代码。


在这几种原初动力的驱动下,我们会有什么现象呢?


我们会竭力追求稳定。


因为不稳定对生存是不利的:它会强迫大脑消耗大量资源,去处理矛盾和冲突,从而降低竞争优势。


这种稳定,不仅仅是对于外在环境的要求,也是对于内在的要求。


内在的认知如果出现冲突,会导致个体对自我产生怀疑,继而影响其行为和表现,从而不利于生存下去。


简而言之:我们总会有一种倾向,那就是我是对的。


如果你跟我不一样,那肯定是你错了,我要想办法反驳你、击败你,证明我是对的,这样才能维持内在的认知一致性。


这就是经典的认知失调理论:如果两种认知出现不一致,就会导致心理的冲突和不适。


个体必须借助最小努力法则,亦即采取最节省能量的行为,去干涉其中一种认知,使它们变得一致,才能消解这种紧张不安。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是由 Festinger 和 Carlsmith 完成的。


他们邀请两组参与者去做一些非常无聊的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求他们去说服别人来做这项工作,其中,A组参与者得到了1元的报酬,B组参与者则得到了20元。


结果是什么呢?


A组的人比B组活跃得多,对工作的评价也高得多。


因为他们会这样告诉自己:这么无聊又没有回报的工作(认知1),我却做了这么久(认知2),要么我是个笨蛋,要么它一定有些吸引人的地方。


显然,比起前者,他们一定会倾向于选择后者,亦即去试图告诉别人这项工作也并不那么无聊—— 因为前者会跟存在感冲突。


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就会出现强烈的自我证实倾向


它又包括三点:


预设立场: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信念,对外在的事物和信息抱持有某种立场。


证实偏见:在预设立场的驱动下,我们会更容易接受和相信对我们有利的证据。


动机推理:在以上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我们会倾向于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非相反。


举个例子。


追星族看到自己的偶像说了一句错话,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往往不是认错,而是想办法为他掩护这一定是有某种原因这一定是个误会他是有苦衷的。


这种现象,在特朗普大选期间,发生过许许多多次。


想一想,你和别人争吵的时候,有多少次能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诚恳地承认我错了,或者你说得对?


这是非常困难的行为,因为它意味着,你要与大脑天生的倾向作对,让理性压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为什么说绝大多数的争论都没有意义?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着我要接近真理,而是拼命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到最后,双方都变成自说自话,只是看谁声音大、谁先受不了而已。




这是个人层面的分析。


而当个人组成群体之后,会怎么样呢?


这种现象会变好吗?


当然不会。


社会心理学家 Henri Tajfel 和 John Turner 提出过一个社会认同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自我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认知,也取决于群体的感知和认同。


什么意思呢?


个体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会倾向于依附群体,获得群体的庇护,从而,个体会希望把自己归类进某一个群体,并得到这个群体的认同。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怎么做呢?


通常有三种模式:


1.社会分类。


我们会把各种各样的人分成不同类别,比如白人和黑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男人和女人,精英和大众……然后再给自己贴标签,把自己归到其中一类。


2.社会认同。


我们会总结出所属群体的行事模式,并要求自己按照这个模式去行动,以得到这个圈子、群体的认可。


3.社会比较。


为了保证优越感,我们会把所属群体跟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并设法找到我们比你们更好的地方。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消费。


高档品、奢侈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它们真的比平价商品质量高出那么多吗?


当然不是。


它们的意义,是借由消费它们,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张圈子的名片,让他们感到我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跟那些工薪族不一样了。


同样,许许多多的鄙视链现象,原理也是一样的: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国产剧的……


其实看什么剧能说明什么呢?


什么也说明不了。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看剧跟审美品味联系到一起,寻求社会认同和社会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 Marilynn Brewer 把这种现象归纳为群体偏见(ingroup bias),她认为,这种群体偏见,正是许许多多冲突和争端的源头。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内在的思维逻辑上,总是根深蒂固地会把人群分成我们和你们,并进行对比,试图获得优越感。


一旦这种我们和你们成立,冲突其实也就随之形成了。


举个例子。


当两个人在争论南方好还是北方好时,他们谈论的真的是南北方的不同特点吗?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


而是他们在内心中,已经划分出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并把自己对号入座。然后,试图在精神上取得胜利:南方人就是比北方人厉害。


这隐含的逻辑就是我比你厉害。


所以,对立的本质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我们和你们的对立(in-groups & out-groups)


这里面的心理过程就是,我没法借由自己单独的力量强化存在感、优越感,因为自己太形单影只,但我可以借助群体的力量,来打败你所属的群体。


由于我是群体的一员,群体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群体的优越就是我的优越。


这种群体认同和对立是无处不在的。


一个人,每天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可以形成不同的群体。


用什么手机,喝什么饮料,穿什么衣服,怎样消磨时间,喜欢发文字还是语音,甚至连早睡和晚睡,都可以有群体偏见。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个小圈子、小群体不断演化的历史。




这种群体偏见更进一步是什么呢?


就是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群体极化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名词,它最早是描述决策和风险的。


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 James Stoner 发现,当人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比起单独思考,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更决绝,倾向于采取风险更大的选择,这被他称为风险转变(Risky shift)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不仅仅是风险偏好,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一群意向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之后,所形成的群体态度和决策,往往都会显得更极端、更强烈。


1979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


他们把一批人集中在一起,这批人中,有人认为应该废除死刑,有人认为应该保留死刑。然后,让他们分别为自己对死刑的态度打分,并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实验方给他们提供了两份相反的报告。


一份认为死刑有威慑力,一份认为没有。


接着,再让他们给自己对死刑的态度打分。


结果是什么呢?


支持废除死刑的人,经过讨论和阅读报告,更加坚定地认为应该废除死刑,另一方也一样,双方的态度都被强化了。


这就是群体极化:当相似的个体形成群体,整体的观点和态度,都会滑向更极端的方向。


相关的观察和研究还有非常多。


研究发现,当陪审团作出宽松的判决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往往会作出更宽松的裁决。反之,如果作出严厉的判决,再经过小组讨论,一般商定的赔偿金额会更重。


它的成因是什么呢?


其实,结合前面讲过的个人和群体分析,不难看出它的成因。


它由三个因素构成:极端观点,群体依附和认同,以及群体偏见


简单来说:在一个群体中,首先发出声音的,或者声音最大的,多半是观点最极端、最激烈的人 —— 他们有最强的动力去传播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声音会成为群体的主流,而其他的温和派,出于群体依附的心态,并不会去强烈反对它,甚至出于群体认同的心态,还会去鼓励它、强化它。


这就会导致沉默的螺旋,极端观点不断得到强化,不断变得更强硬、更极端


如果这时,外界产生了一些针对群体的对立,或者相反的论据,就会激起群体偏见,他们不但不会自省,反之,还会出于跟外界对抗和比较的心态,变得更加团结、封闭、抵触。


这一系列过程,表现在外,就是群体极化。


许多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新媒体加剧了这种群体极化。


很简单,传统的模式下,人与人之间要交流、讨论,并不容易,故而极端观点不容易得到认同和拥护。


但互联网打通了沟通壁垒,今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拥趸,故而群体的诞生,变得再无障碍。


尤其在算法时代,基于特征和标签的分发模式,让每个人困守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看到自己愿意看的内容、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


这就导致了,人群被更大程度地隔绝开来。


你作为一个个体,只会永远跟相似的个体在一起。


另一方面,基于文字的沟通,取消了大量的神态、语气、肢体语言,相当于减少了75%的信息量,这导致什么呢?大量的误解。


我们更加容易一言不合,更加轻易地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愤怒。


加上各种信奉情绪为王的自媒体,通过撩拨你的情绪,来获取关注、浏览、流量。而这些流量背后的外部性,引发的争端、误解和对立,又有谁会在乎?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我们变得更加浮躁,更加充满戾气的原因。




最后,如果我们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大脑的行为模式,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这种状况呢?


跟大家分享我一直践行的几条原则。


也希望你在未来的一年里,能用它们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


1.保守原则:我可能是错的


我绝少会用100%一定必然的语句,因为我知道,我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不是必定正确的。


它们是怎么来的呢?


无非是基于我过去数十年的信念和认知,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处理、解释后,所得到的产物。


换一个人,他的信念和认知不同,加工解释方式不同,得到另一种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进一步说,有谁能评判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呢?


有谁能判别绝对的是非、对错呢?


几乎没有。


如同菲茨杰拉德所说:“一流的心灵,是能够同时持有两种矛盾的观点,又不影响其行事。”


事实可以达成一致,观点不妨追求多元,不要过于追求说服别人,因为你自己也不愿意被人说服。


2.冲击原则:和不同的人交流


关于群体极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结果。


意见相似的人彼此交流,很可能催生群体极化 —— 那如果是意见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呢?


研究发现,如果一群人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着不同的立场,经过充分的讨论、沟通后,结果往往是相反的:


每个人会更倾向于从双面考虑自己的观点,整体会呈现出更中立、更温和的趋势 —— 这被称为去极化(depolarization)


因此,不妨试着打破自己熟悉的圈子,不要只和认同自己、肯定自己的人沟通,多跟不同的人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放到一个公共场域中去讨论。


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不完善和不全面之处。


3.整合原则:练习正反合思维模型


什么是正反合?


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去思考:如果把我的观点推翻,会怎么样?可以构筑出另一个怎样的观点?


然后,想办法把这个新的观点,跟自己的旧观点相结合,找到它们彼此的相容之处,用一个更大的模型、观点,去容纳它们。


比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会不断反问自己:我们之所以充满戾气,真的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吗?如果不是,还可能有哪些原因?我怎样才能把它们全部结合起来?


这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旧的合,会成为新的正,然后再去寻求它的反,不断螺旋上升,直到碰触到自己思维的天花板。


慢慢的,你会体会到思维训练的乐趣。


4.换位原则:转换视点去思考


世界上大多数的问题,其实都是沟通和表达问题。


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渴望证明自己的优越感,渴望胜过对方,那对方呢?也是一样的,那么这两种倾向互相碰撞,几乎必然会产生冲突。


所以,在表达观点时,不妨思考:如果换成对方向我表达,怎样说,我会更容易接受?


然后,尝试着用这种模式去表达,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反应和立场。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但它可以有效规避80%以上的沟通问题。


记住:争论永远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更加接近真理


富书君出新书

《好好生活》豆瓣8.6分

点击获取2019您的新年礼物

👇👇👇


作者简介:Lachel,深度思考践行者,高效思维达人,知乎大V,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抖音、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书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和3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富书(微信号:kolfrc)

爸妈精读(微信号:bmnfrc)

我属猫(ID:woshimiaoji)

香克斯(微信号:fushusp)

☝长按上图,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富书实体书《好好生活》,豆瓣8.6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