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大纲 | 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

通识联播 2023-09-17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院罗炜老师本学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的课程大纲与学生感言。


中德文化关系是东西方文化内部两种核心子文化——作为欧洲北方文化的条顿文明和作为亚洲北方文化的华夏文明——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本课程旨在从德语国家知识精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揭示、阐明和佐证这种意义。本课程首先对中德文化交互关系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德语语境中的中国图像演变脉络进行概述,以此为基础重点推介、研读和评析十八至二十世纪德语地区重要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莱布尼茨、康德、亚斯贝斯、歌德、席勒、卡夫卡等人涉及中国及其文化的代表性著述。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文功底,较好的英文或德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拓展中西文化交流视野并为深化相关研究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Vol.1250.1

课程大纲



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

课程大纲


开课院系:外国语学院

授课教师:罗炜

学分:2


教师介绍


罗炜,女,1968 年生,湖北武汉人,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当代德语文学和中德文学文化关系。长期从事德语语言、德语文学和德语国家历史文化的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著有德文专著《德布林和儒学》(2004);编写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德国历史基础教程》(2011);在《外国文学评论》、《北京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文艺报》等期刊上发表《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德布林哲学思想的演绎》、《不要低估这种能量》、《布莱希特和孔子》、《德语文学中的女性主义》等论文数十篇。发表德语纯文学译作一百二十万字,如德布林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2003出版,2008再版)、托马斯·曼著《浮士德博士》(2012出版,2016再版)和罗伯特·穆齐尔著《学生托乐思的迷惘》(2012)等,其中译著《浮士德博士》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课程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中德文化关系是东西方文化内部两种核心子文化——作为欧洲北方文化的条顿文明和作为亚洲北方文化的华夏文明——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本课程旨在从德语国家知识精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特定角度来揭示、阐明和佐证这种意义。本课程首先对中德文化交互关系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与德语语境中的中国图像演变脉络进行概述,以此为基础重点推介、研读和评析十八至二十世纪德语地区重要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莱布尼茨、康德、亚斯贝斯、歌德、席勒、卡夫卡等人涉及中国及其文化的代表性著述。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中文功底,较好的英文或德文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拓展中西文化交流视野并为深化相关研究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Sino-German cultural relationship,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two kernel subcultures withi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 the german civilization as European north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as Asian north civilization – is of paradigmatic importance. To show and prove this important se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cep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the elitist intellectuals in the german speaking countries will be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At first the course will give an outline of the china picture change in the german context an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ino-german cultural relationship, and then it will focus one’s attention on the reading and studying representative works on China from 18th to 20th century written by the famous german speaking philosophers and writers, such as Leibniz, Kant, Jaspers, Goethe, Schiller, Kafka and so forth. The course participants have to posses good reading ability in english or german language and have to know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ell. The course can provide a sound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二)课程提纲:

本课程共计15次课,每次课2学时,基本内容如下:


1、第一课:导论——中国图像在欧洲和德国的历史变迁(上) (2021.3.11)

1)蒙古西侵之前中西文化交流概况

2)蒙古西侵开启中西交流陆上通道及至中德民族直接接触与交流

3)十五到十七世纪的中德文化交流


2、第二课:导论——中国图像在欧洲和德国的历史变迁(下) (2021.3.18)

1)十八到十九世纪中国图像在德国的变迁及其历史背景

2)十九到二十世纪中国图像在德国的变迁及其历史背景

3) 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德国中国图像的发展变化概貌


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参考书: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

卜松山《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3、第三课:莱布尼茨(1646—1716)——中德文化密切交往的奠基人 (2021.3.25)

1)莱布尼茨生平和著述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莱布尼茨中国观概貌

3) 莱布尼茨中国文本研读:《<中国近事>序言》


第三课主要参考书:

莱布尼茨《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大象出版社,2005年。

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4、第四课:沃尔夫(1679—1754)的孔子观 (2021.4.1)

1)沃尔夫生平和著述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沃尔夫哈勒大学副校长卸任发言《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选读

3)沃尔夫对朱熹《小学》的引用


第四课主要参考书:

沃尔夫《中国人实践哲学演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伏尔泰《哲学辞典》(上册),商务印书馆,2009年。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第五课:腓特烈大王(1712—1786)和中国 (2021.4.8)

1)“王位上的哲学家”腓特烈大王(学生报告 1人)

2) 腓特烈大王与中国关系概述

3)腓特烈大王书信体作品《中国皇帝遣欧使费希胡的报道》选读


第五课主要参考书: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第六课:康德(1724—1804)和中国 (2021.4.15)

1)康德生平和著作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康德和中国关系概述

3)康德中国文本选读:《中国》


7、第七课: 赫尔德(1744—1803)和中国 (2021.4.22)

1)赫尔德生平和著作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赫尔德和中国关系概述

3)赫尔德中国文本选读:《中国》和《中华帝国的基督教化》


第六课和第七课主要参考书: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卫茂平《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8、第八课:歌德(1749—1832)和中国 (2021.4.29)

1)歌德生平和著作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 歌德和中国文化关系概述

3)歌德中国著述选读——以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或中国诗歌仿作等为例


第八课主要参考书:

吴晓樵《中德文学因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谭渊《歌德席勒笔下的“中国公主”与“中国女诗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杨武能《歌德与中国》,三联书店,1991年。


9、第九课:席勒(1759—1805)和中国 (2021.5.6)

1)席勒生平和著述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席勒和中国文化关系概述

3)席勒诗歌《孔夫子的箴言》赏析

4)席勒戏剧仿作《杜兰朵》选读


第九课主要参考书:

杨武能《席勒与中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

谭渊《歌德席勒笔下的“中国公主”与“中国女诗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吴晓樵《中德文学因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席勒《杜兰朵 中国公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第十课:黑格尔(1770—1831)和中国(2021.5.13)

1)黑格尔生平和著作简介(学生报告 1人)

2)黑格尔中国观概述(学生报告)

3)黑格尔《历史哲学》章节选读:《东方世界》


第十课主要参考书: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雪涛《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卿文光 《论黑格尔的中国文化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11、第十一课: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5)论中国(2021.5.20)

1)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研读 (学生报告 2-3人)

2)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英中条约》研读 (学生报告 2-4人)

3)恩格斯《波斯和中国》研读 (学生报告 2-4人)


第十一课主要参考书: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第十二课: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卫礼贤(1873—1930) (2021.5.27)

1)全面介绍尉礼贤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译介及其对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 (学生报告 2人)

2)卫译《易经》产生世界性影响的翻译背景和前提:《<易经>德译本前言》和《中国心灵》相关章节选读


第十二课主要参考书:

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中华书局,1994年。

卫礼贤《中国心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13、第十三课:黑塞(1877—1962)和中国 (2021.6.3)

1)黑塞和中国文化关系概貌 (学生报告 2人)

2)早期散文集《印度之行》选读:《苏伊士运河之夜》


第十三课主要参考书:

黑塞《黑塞之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

马剑《黑塞与中国文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第十四课:德布林(1878—1957)和中国 (2021.6.10)

1) 德布林对中国传统文化接受概貌 (学生报告 2人)

2)德语文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里程碑——中国小说《王伦三跃记》简介

3)长篇小说《王伦三跃记》选读——《献词》或部分章节选读


第十四课主要参考书:

罗炜:《从〈王伦三跳〉看德布林对中国思想的接受》。载:《第二届“北大论坛”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29—140页。

罗炜:《试析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布林理论著述中的中国元素》。载:《中西文化研究》半年刊。澳门高美士街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2011年6月总第19、20期第75—86页。


15、第十五课:布莱希特(1898—1956)和中国 (2021.6.17)

1)布莱希特和中国文化关系概貌 (学生报告 2人)

2) 布莱希特接受中国文化剧作——《四川好人》、《高加索灰欗记》等简介

3)布莱希特接受中国文化诗作选读:如《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奇》、对毛泽东诗词的仿作等


第十五课主要参考书:

俞匡复《布莱希特》,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罗炜:《布莱希特笔下的“老子出关”》。载:《侨易》(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第119-136页。

罗炜:《布莱希特和孔子》。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 期第125—131页。


(三)教材或参考书:

1)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夏瑞春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2)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卫茂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年

3)德国通史 丁建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年

4)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 卜松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

5)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朱谦之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6)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 雷蒙·道森 中华书局 2006年

7)十八世纪中国和欧洲文化的接触 利奇温 商务印书馆 1962年

8)中德文学研究 陈铨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年

9)中德文学因缘 吴晓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0)德国的汉学研究 张国刚 中华书局 1994年

11)日耳曼学术谱系中的汉学——德国汉学之研究 李雪涛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

12)歌德席勒笔下的“中国公主”与“中国女诗人” 谭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13)歌德与中国 杨武能 三联书店 1991年

14)席勒与中国 杨武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9年

15)论黑格尔的中国文化观 卿文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16)黑塞与中国文化 马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17)卡夫卡与中国文化 曾艳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8)中国近事——为了照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 莱布尼茨 大象出版社 2005年

19)中国人实践哲学演讲 沃尔夫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0)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 人民出版社 1997年

21)中国心灵 卫礼贤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年

22)独角兽与龙 乐黛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23)变创与渐常 叶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四)教学方式: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约占60%,以学生课堂讨论和小报告为辅,约占40%。


(五)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为期末论文。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论文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堂小报告、课外作业等,期末论文成绩占总成绩50%。



学生感言


白宇瑄(法学院)

当初选择“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这门课的契机其实有二:一是读过罗老师的译著后心生仰慕之情,二是我在平日阅读黑塞等德语作家时,对他们笔下的中国元素也时有察觉。选课以前,我仅仅是偶尔感慨德语作家对中国了解之深,而选课以后,我更是透过历史的迷雾,逐渐看清了德国中国观的发展脉络,窥视到了中德文化之间说不尽的勾连与情缘。“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以课前阅读材料、课上讲解展示与课后练习结合的形式,带领我们走入百年来诸位德语名家的内心世界,捕捉他们心中或明或暗的中国图象。课程讲授的德语名家中,既有歌德、席勒这些文豪大哲,亦有成就斐然的汉学家卫礼贤、卜松山等。在罗老师严谨、周密的课程安排之中,我们得以勾勒出一个丰富多元、群星璀璨的历史文化世界。在课堂上,罗老师总是能以风趣幽默、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干货满满的课程内容转化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一次次激动人心的头脑风暴和一回回言传身教的学术训练。在这一个学期匆匆而过的十五周中,每周四的夜晚都好像一次时空穿梭之旅,在与罗老师的学习、交流中,过去显得艰深、晦涩的中西学问,都前所未有地明晰、生动了起来。


吴兵(工院)

对我来说,我喜欢将文学、历史与哲学这三个角度合起来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得出合理的观点。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德语名家中国著述选读”一课的课程安排时,就深深地陷了进去。你可知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茨居然曾经对中国如此推崇;能想象歌德与席勒最爱读的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是哪几本吗;猜得到最风靡西方的经典居然是易经吗?在现代媒体的宣传下,我们所认知的中国似乎只是那个西方人所宣传的黄祸形象,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这都不能扭转我们心底或是西方人心底对此的刻板印象。我想如果今天的我们想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那就必须先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不是以反击者的姿态来面对,而是要以征服者的姿态回顾,回顾曾经欧洲出现的东方热、欧洲哲学家对东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和推崇。只有这样,在这个时代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黄靖琳(哲学系)

我觉得“德国名家中国著述”这门课是一门很好的通识课程,并不太需要先修课程或者什么基础,只要按着老师课程的安排读书,课程的内容理解起来不会有难度,老师的课程安排也非常清楚明白。课程的内容很有趣,我们能知道在不同时期中国和德国是通过什么媒介进行文化交流的,德国的思想家又怎么看待中国,中国的文化为德国的思想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想这些内容会给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带来一些启示。另外罗老师的课堂风格轻松活泼,我一学期都过得很愉快。老师对每次作业都有清晰的反馈,而且如果我们需要的话,老师也会给我们论文和pre提供指导。我把这门课推荐给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的同学,0基础学起来也没有问题。


高怿(清华大学)

“德国名家中国著述选读”以莱布尼兹、沃尔夫、腓特烈大王、康德、赫尔德、歌德、席勒、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卫礼贤、黑塞、德布林、布莱希特等德语文化名人为线索,带我们穿越回17世纪到20世纪之间的德国。通过阅读不同历史时期的德国思想家、哲学家的原著选段,我们在长达四百年的时间跨度中感受德国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并从中以小见大,把握中西方交流的脉搏,体悟历史的沧桑。


顾轩宇(清华大学)

每节课都是历史与文学交点上的精彩讲座,从德国人眼中的中国看中西关系数百年来的的变迁。对于像我这样的文史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门科普性质的通识课,启发颇多。



小邢 编辑  /  婷婷 校对


通识联播



精彩依旧继续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